在建築、工程和施工產業中,BIM(建築資訊模型)被看作是技術革新和增加利潤的有力工具,香港及內地領先的綜合建築設計服務供應商思城控股(1486.HK),去年底收購BIM諮詢服務公司香港互聯立方,將業務滲透至BIM市場。

香港互聯立方的服務涵蓋BIM軟件開發、BIM諮詢服務及BIM專業培訓服務,相關的項目性質涵蓋智慧城市、政府建築、基建及大型私人地產開發。集團透過收購,為集團帶來約4,374萬元額外合約金額,亦令產業提升轉型。

集團將BIM技術及其他相關專業概念融入建築設計,從以往高度依賴員工人數帶動的增長模式,轉變為借助數據諮詢業務驅動增長,所產生的毛利率勢將高於傳統業務。

在BIM技術的應用下,新業務將包括提供數碼的圖則資料,方便採用服務的客戶進行招標工作;在項目施工及日後的維護上,亦可在已經數碼化的圖則資料幫助下,保障工地安全,提升管理,提高建造工程效率。

建築行業採用科技輔助發展由來已久,近年BIM技術有助業界拓展更大的發揮空間,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均大力推動,前者早於2013年便推出政策;本港政府今年起在主要基本工程項目的設計和建造方面,亦要求採用BIM技術,並鼓勵私人工程項目跟隨。

究竟BIM市場發展如何蓬勃?這可從調查機構Zion於去年9月的報告看出:2016年全球BIM市場規模已達35.2億美元,到2022年更升至103.6億美元;從2017到2022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19.45%,升幅以倍數計。

根據資料,思城是首家使用BIM技術來編製送審圖則,而成功獲香港屋宇署批准的建築設計公司。目前傳統建築設計服務仍是集團的主力業務,該業務於2017年貢獻約85%收益,新收購的BIM業務與傳統業務具有協同效益。

引入北控具可塑性

值得留意的是,集團去年中引入北京控股集團旗下北京市政總院作為戰略投資者,具可塑性。現時北京市政總院約六成項目位於北京市,在「粵港澳大灣區」及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國家已有項目落地,包括位於深圳市佔地約25萬平米的大運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工程,以及橫琴近5.7萬平米的港澳智慧城,食正內地現時力推的以軌道交通為主及智慧城市的發展模式。

集團又攜手北京市政總院在深圳增設大灣區創新中心,預計年中啟用,以積極研發BIM、VR及AI等技術,把科技融入到建築設計,提高效率,加強集團在此區域市場的滲透力度。

截至去年12月底,集團在手合約金額增加29.3%,至約11.8億元,可望為未來數年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。